「媽媽,請問你們家小朋友還在咬奶嘴嗎?」
「有啊,寶寶戒不掉,我也不忍心……」
..
這位媽媽辛苦了,我知道您很疼寶寶,不過這有可能是造成小朋友咬合不正、牙齒不整齊的原因哦!讓我來為妳說明白。
咬奶嘴 別超過兩歲
寶寶在咬奶嘴時舌頭會向前伸,當乳牙越長越多顆時,牙齒也順勢朝前方傾斜、或是擠在一起,可能導致發育為面型前凸、暴牙、或是嘴唇微開的狀況.
..
吸奶嘴、吸手指這些動作都可能會影響寶寶牙齒生長,導致齒列咬合不正而影響進食。我在門診曾經遇過一對母女,媽媽不斷抱怨小朋友吃東西吃得很糟糕,不但吃得慢,還常常把食物搞得掉滿地。
..
然而檢查後發現,原來這位小朋友有咬合不正的狀況,嘴巴自然閉起來的時候,後牙沒辦法對咬,使她不僅嚼得慢,也沒辦法好好完成吞嚥動作。
功能性矯正 三到四個月可以看到效果
由於現代食物越來越精緻化,咬合不正的問題在台灣學童之間很常見。不少家長直到孩子讀國小、國中之後,才準備幫孩子安排牙齒矯正,那時牙齒已經基本定型,想要矯正需要較長的時間、較高的費用,對於家長以及孩子都是不小的負擔。
..
功能性矯正裝置則是從孩子四歲左右就可以佩戴,藉由改善口腔習慣讓牙齒整齊發展,佩戴過程不會痛,特別適合小孩子。功能性矯正裝置的材質是耐熱、有彈性的塑料,客製化針對不同的牙型與臉型設計。
..
佩戴之後能夠讓牙齒排列較整齊,原因是功能性矯正裝置可以防止孩子吸手指、抑制頷肌張力,進而讓舌頭放在對的位置。
..
舌頭推擠牙齒會影響牙齒排列,而當口腔裡包括舌頭在內的動作習慣改變,牙型也會跟著變整齊。一般而言,如果能每天戴滿十二小時以上,三、四個月後就看得到改善。
睡眠打呼 也可以隨著齒列矯正同時改善
有些寶寶在轉換副食品的時期沒有做好口鄂肌肉的功能訓練,如果因而使牙齒咀嚼力不足、或口唇無力,會導致嘴巴沒辦法正常閉合。如果舌頭張力不足,睡覺時舌頭會癱軟對後方咽喉造成擠壓,使呼吸道變窄導致打呼,並且影響睡眠品質。
..
佩戴功能性矯正裝置一方面可以矯正齒列,另一方面如果配合呼吸吞嚥訓練、增加舌頭張力之後,有助改善一部份呼吸道的阻塞問題,睡覺打呼的問題也能獲得改善。
自己有動機想要改變 才會有效
對於咬合已經出現問題的孩子,如果有吸吮手指或常常咬奶嘴的習慣請漸漸幫他調整。
..
即使做了功能性矯正,由於這種裝置是可以自由戴上或取下的、沒有強制性,患者有沒有依照醫師的指示每天佩戴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。
..
許多家長想帶孩子來診所做功能性矯正,我並不會每個都接,除非孩子願意承諾每天正確佩戴功能性矯正裝置足夠的時間,並且每天好好做我教他的吞嚥、呼吸、舌肌的訓練,這樣才能讓結果更好。
..